《真正的人设和剧情是什么样》 第1章 第一章 内容试读
美女,听我说。你写不下去的原因,就是准备不充分。你认为足够了,差不多了,可以码字了。但,真实情况呢,却是离真正的“写大纲”还差“十万八千里”远。就拿你说的“人设、剧情”中间的人设和剧情来举例,说下真正的人设和剧情是什么样的,大纲到底从哪里开始,真实情况下的准备充分到底是要多充分,为什么会出现有人要准备大纲,有人不需要准备大纲这种情况,这样你也好有个参考。一切从本质讲起,从源头扒皮。首先,我反问你一个问题,作家为什么要做人设,为什么要把人物性格写下来,写出来。是记不住嘛?当然不是啦。对于人物,作家的目的,不是在“写做想”,而是“创”。写人物前史也好,做人物性格也罢,作家不是为了构建人物而去“想”,或者说思索。作家真正的目的,是为了创造人,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人物。这里,就要泾渭分明得区分人物和人了,这两者有着本质不同。比如说,A是主角。我们在纸上,写下A一头黑发,皮肤白皙,性格张扬、外向等等。那么,这是什么?这是人设,是设定的一部分,是在纸面的文字。ta离让A变成一个“人”还远远不够。为什么?因为,静态。什么是静态。①此时的人物没有情节加持,所以ta不会随着时间和剧情发生变化而发生心态和行为上的变化。②人物没有灵魂,没有从人物蜕变为一个人。如何让人设变成一个人呢,如何让上面的A真正“活过来”,苏醒过来呢。我们引入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,图灵测试。它是一个关于人性和人工智能的经典问题。你如何判断对面的是人工智能还是人?思路是不是一下打开了,他/她,A必须有自己的想法,自己的看法,自己的态度,自己的为人之道。看法、态度是什么?是角色弧线的起点啊。吊儿郎当的人,在结局改变了性格,从此一生谨慎。老实人黑化变得圆滑奸诈,再结局又回归本真。看法、态度是人的最外层心理状态,再里面一层是价值观、世界观,再往里是人格,再再往里面,你会走到人物内心的最深处,那里是某种“自我”。而,这个循序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