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嚣张跋扈惯了的爷爷,也只敢蹲在墙角骂骂咧咧,说这婆娘不知道被谁家的鬼附身了,改天找个道士驱邪,喷她几桶大粪就好了。
小华说,幸亏当年她还小,不然她会对奶奶说,「这些人个个嫌弃我们,反正是要死的,不要拼命了,遂了他们的意。」
从那天开始,在这个问题上,奶奶不遂任何人的意。
她操起一把斧子,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全砸烂,一件不留,继而又砍断爷爷的烟杆,说要削尖插进他喉咙里,「人都不能活了,还吃什么饭,出什么气。」
只有小华一句话,让奶奶瞬间柔软下来,「奶奶我的脸痒。」
奶奶蹲下去抱住小华的双手,对着她的脸吹气,「妹儿乖,千万不要用手去抓啊,痒就代表伤口快好了,你帮奶奶挠挠背,奶奶的背可以抓。」
小华的伤好了,也结了疤。
奶奶再不敢夸小华漂亮,她将孙女以前的照片都收到一个铁皮盒子里,上了锁。她担心娃娃以后的日子,经常等小华睡着之后,看着那张小脸,在床头无声地哭。
小华父母问过奶奶,想干脆不送小华去学校。他们担心同学欺负她,「再说了,就算小华读了书,以后工作和嫁人照样会被歧视。读了书,想法就多,她那时候怪这个怪那个,更痛苦。」
奶奶觉得,这又是爷爷在背后使坏,她愤怒不止,「有人脸上长了麻子,就不准他吃饭,不准他走路,让他烂得跟厕所里的蛆虫一样?」
几十年来,这是奶奶第一次提「麻子」。之前,哪怕她被打得差点喝药自杀,也从不损爷爷的脸。
小华问过奶奶,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和以前一样漂亮?奶奶告诉她,书读得越多,伤痕会越淡。
小华还是去上学了。前面几天,奶奶怕别人笑话小华,也怕吓着小朋友,给孙女缝制了一个面罩,只露出两只眼睛和一个嘴巴,上面还绣了几朵漂亮的小花。
怕小华不肯戴,奶奶给小华讲故事,大意是「你看电视里的蒙面人,都是很厉害的大侠,飞檐走壁,来去自如,等天亮了,他们还能笑。」
小华出门第一天就遭遇了欺辱,被人骂「疤子婆」,多数是小孩,也有大人。
一群小孩摘去小华的面罩,相互丢来丢去,看着小华东奔西窜,以此为乐。
奶奶发现小华要么不肯戴面罩,要么戴了不肯摘,猜到有人欺负她,就偷偷跟着小华,远远地看着。只要发现有人骂小华「疤子婆」,她就直接冲过去。
碰上大人,她真敢撕他们的嘴,让这些人的嘴角见血,「打得过的,给他一个教训;打不过的,也得让他看见我的态度。」
有些家长见自家小孩挨了打,上门来找奶奶,说一个大人怎么跟小孩计较。奶奶一改往常的态度,不端茶,不道歉,就一句话,「你小孩在我眼里就是个垃圾,他爸妈更不是东西。」
在奶奶眼里,这可不是小孩之间的戏谑,必须大动干戈,「那些小孩挨几句骂,嬉皮笑脸就过了,我家妹儿受了欺负,睡觉都发抖,她一辈子都不会忘。」
经过几次大吵大闹,那些人不再当面骂小华,而是在背后传奶奶是个「疯婆子」,说她「吃小孩」。一些小孩不听话,家长就会吓唬他们,「让那个疯婆子来吃了你。」
奶奶成了村里人避之不及的「疯婆子」,但欺负小华的人少了。
过了几天,奶奶亲自把小华的面罩摘了,「我们不戴这个,妹儿要像向日葵一样面对阳光,面对雨水。我得看到你的表情,哪怕是苦的,也总比装作看不见好。」